5月11日,是我校学生在校复课第一天。沉寂多时的校园又焕发了勃勃生机,为了确保同学们返校后住得安心、吃得放心、学得用心,学校早已做好了充足的准备。
讲好疫情防控教育这部“无字教材”
在钱湖校区,杜日辉、肖意贞、鲁海军、张春秀、王立在五位思政理论课老师,为2018级相关班级讲授《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老师们准备充分,课堂上精神饱满,认真讲课,把疫情防控教育、课程理论教育、学生心理疏导与情绪教育有机结合起来,使学生在感受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理论成果的无穷魅力的同时,再一次接受疫情防控政策教育以及疫情防控中展现的中华民族精神教育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自信教育。
在回龙校区,孙叶飞、吴萍鲜、陈金波、董广军、朱美燕、俞跃六位思政理论课老师,为2019级相关班级讲授《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本周正好是小班研讨周,各班级学生小组以PPT展示汇报、微课展示等形式汇报研讨成果,学生的研讨成果结合防疫抗疫讲述中国近现代史以及从中获得的深刻启迪。任课老师精心指导、组织学生深入交流。
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王建明、孙叶飞,马克思主义学院督导组长雷莉,分别在两个校区巡视,了解学生到课情况和直播设备运行状况,为老师们提供必要的服务与帮助,保证第一天的教学顺利有序。
防疫知识进课堂
前几天,研究生与部分本科毕业班学生以多种形式学习防疫知识教育第一课。105位研究生参加《春季传染病自我防护意识养成》讲座,我校保卫部副部长凌亚飞讲授防疫知识和防疫要点;本科毕业班同学则通过线上主题班会的方式学习,在班主任的带领下,观看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研究员冯录召《如何预防新冠肺炎》、消毒学首席专家张流波《新冠病毒消毒措施》、宁波市疾控中心张琰《防控新冠肺炎,从我做起》的视频讲座,让同学们对疫情防护有了更直观的了解。
5月11日,继续教育学院邀请凌亚飞为全院学生带来《如何做好疫情防控》的开学第一课,学生通过在主会场和分会场收看直播、转播的方式听取讲座。
教学准备工作充分
在校复学第一天,全校336个班级309门次课程开启线下教学,准备工作充分,实现了“疫情防控与教学质量两手都要硬”的目的。
因课制宜,采取多元化教学模式。根据学科特点,实施一院一策。最后一批学生返校后的前2周,采用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实验课程全线下教学模式,跨学院跨专业课程全线上教学模式,其它课程“线上+线下”开展。为应对线上线下教学模式对教学活动的新需求,5月9日下午,学校教师发展中心、教务部、信息中心联合组织了教室使用、线下教学、在线直播等信息化应用的专题培训,全校共有350余名一线教师参加了培训,为线下线上混合第一课的教学提供了保障。
流程化防疫管理。在教室的前面由学生干部进行流程化防疫管理,组织学生排队测体温、引导扫码签到、隔位就座和对手部消毒,整个过程井然有序。
重排课表,调整作息时间,实现错峰上课分时就餐。分学生群体错开1节课时间,上午由原来的5节课调整为6节,课间时间统一设为5分钟,铃声全校统一。一半学生按第1—5节上课,另一半学生按第2—6节上课。
班级教室固定,实行“网格化管理”。挖掘全校教室资源,实现每位学生都有固定的教室。每间教室既是学生上课教室也是自修教室,确保不同班级学生不交叉接触。
教学设备更新,保障线上线下同步教学。每个教室内配备直播软件及相关硬件设施。在每个教室的教师机上安装各类直播软件,并配备音频线或带视频的话筒等,实现线上线下同步直播。
重建流程,引导学生无交叉不接触。教学楼实施分区域楼道进出。教材发放采用“书库按班级打包定点配送、班级代表错时接收”无接触无交叉发放模式。对陆续报到的学生,推出“网上预约、线下领取”措施,以避免人员聚集。教室、实验室等公共场所均张贴“应急处置流程”,方便教师快速处置。
教学检查严格细致
教务部、各二级学院开展了校院二级的教学秩序监督和教学质量检查工作,校领导、二级学院领导及教学秘书、教务部、校院两级督导,全方位全区域查课,对师生佩戴口罩情况、教室门窗通风情况、座位错开情况、上下课是否聚集、学师生精神状态、教学秩序等进行了全面检查。适时总结问题,及时解决,及时调整检查重点及检查方案。
在前两节课程检查完毕后,教务部及时召开教学检查讨论会,马建荣副校长听取各个教学区域检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教学亮点,及时汇总解决,指出要加强教学检查的深度,树立问题意识,探索更科学高效的授课模式及方式。
从巡查情况来看,学校整体教学秩序良好,上课教师精神饱满,按时上课,备课充分,学生到课及课堂纪律良好,师生都按照要求佩戴口罩;教室基本都开门开窗,保证了充足的通风;所有排课教室的教学设备运行正常,钉钉直播同步运行情况良好。
学工人依然坚守
截至5月10日,我校学生集中报到工作已告一段落,为确保经审批延后返校同学的安全,学工部老师和志愿者依然坚守在学生返校工作的第一线。
5月11日一早,学工部老师齐聚东门,指导志愿者服务工作,面对少数同学校院通行码未能及时生成等突发状况,现场老师与志愿者及时处理。学工部在1号教学楼、3号教学楼以及53号教学楼每个入口安排志愿者,志愿服务岗位,及时提醒学生从不同的入口进入教学区,确保上课学生不聚集、不扎堆。
后勤保障到位
保卫部为了保障东大门正常进出秩序,校卫队员及学生治安信息队队员于昨晚连夜将学校东大门外的帐篷移到教学楼旁作为临时安置点。保安手持体温枪依然守卫着这个“家”的进出口,在行李暂放处贴心地为同学们搭上帐篷,并安排专人守护着同学们的行李。餐厅入口处,食堂阿姨引导同学们有序进入食堂用餐。用餐完毕后,食堂阿姨及时清理消毒,为打包带走的同学贴心准备好打包盒。宿管阿姨叮嘱同学们要勤开门开窗,注意寝室通风。菜鸟驿站服务团队引导同学们在驿站外有序排队,识别取件码后,由菜鸟驿站服务团队根据取货码帮助同学们找到快递,再递交到同学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