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里学院校友把故宫亭子“搬”回了家

浏览:19

 

  耗时150天,花费1万元,毕业于我校文化与传播学院的苏清吾把故宫亭子“搬”进了家里。视频发出来后,在B站播放量高达300多万,点赞超过18万,评论纷纷为这位非建筑专业出身的硬核”UP主点赞。

  苏清吾大学时就读广告学专业,毕业后从事了半年地产文案工作就辞职回到温州老家做了一名独立摄影师,希望有更多自由的时间,做自己喜欢的事。她一直保持着对手工艺品的热爱,大三就开始买服装裁剪与缝纫的书,自己琢磨如何做衣服。她还曾用旧木门改成沙发,上山砍竹子做成鱼灯,搭泥窑烧小火炉。近两年,苏清吾又将探索的触角延伸至传统文化方面,书法、绘画、岩彩、陶瓷、漆器、金缮等都有所涉猎。

  拍视频的时候一直是一面红墙,拍久了有点单调。后来在网上看到故宫的一些亭子,它们相对简单,配色也好看,就决定在院子里做个亭子,去年4月,没有任何建筑和设计经验的苏清吾立刻着手做了起来,自学榫卯、斗拱、彩画、地仗等技术。

  一开始找资料苏清吾就遇到了困难,她只能通过现有的论文、短视频和书本获取相关知识,但应用到实践中还是有很大差别,甚至没有设计图纸,都是走一步看一步,一点一点弄出来的。最难做的是屋顶,耗时了半个多月才完成。

  整个亭子做下来,苏清吾受了很多伤。给斗拱凿孔的时候,锤子会敲到手,经常敲瘀青;用凿子去修一修木头的边,修过头了,就会戳到手流血;用锯子在切东西的时候,一不小心也会切到手。

  谈及之后的打算,苏清吾表示看了电视剧《长安十二时辰》之后,想做一个唐风的亭子。

  苏清吾的事迹相继被《学习强国》《中国青年报》《浙江新闻》《青春浙江》等媒体报道,获众多网友点赞。

  王雅灵老师是苏清吾参加浙江省大学生摄影竞赛的指导老师,在她看来,苏清吾很有天赋,也很勤奋执着。王雅灵说,苏清吾靠着自由摄影师的工作,一边养活自己,一边追求自己的梦想,一直执着于东方生活美学的实践与探索。从苏清吾的身上,感受到坚持也是一种才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