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教育部公布了2020年度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备案和审批结果,我校申报的“区块链工程”专业(080917T)获批2020年度新增备案本科专业,成为全省首个“区块链工程”本科专业,今年9月将首次招生40人。
大数据与软件工程学院计算机系系主任董晨介绍,该专业面向区块链产业对区块链技术人才需求,涉及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网络空间安全、信息与通信工程、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智能科学与技术等多个学科专业理论与技术,旨在培养掌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基础知识、区块链技术基本理论和区块链项目开发方法,具备区块链系统设计与实现能力、区块链项目管理与实施能力,未来在区块链项目系统设计开发、区块链项目管理、区块链系统服务等领域发挥创新纽带作用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
当前,我国区块链产业处于高速发展阶段,区块链应用加快落地,将助推传统产业高质量发展,加快产业转型升级。此外,区块链技术正在衍生为新业态,成为经济发展的新动能,正推动新一轮的商业模式变革,成为打造诚信社会体系的重要支撑。“增设区块链工程专业,是学校主动应对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对地方高校人才培养的需求和挑战,该专业将以新工科建设为重要抓手,紧密对接经济带、城市群、产业链布局,我们期待该专业的增设为宁波区域经济社会提高产业竞争力、汇聚发展新动能提供人才支持和智力支撑,加快培养更多新产业、新技术、新经济领域的应用型、复合型、创新型高素质人才。”大数据与软件工程学院副院长岑仲迪对专业前景充满信心。
据了解,区块链的关键技术在于多类计算机技术新型应用模式创新,涵盖分布式计算存储、点对点传输网络、加密算法、共识算法、智能合约等内容,涉及学科门类众多,实施学科交叉融合在该专业培养方案时显得尤为重要,为此,我校依托现有计算机、软件工程、网络空间安全、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通信工程、电子、统计学、电子商务、物流等传统优势特色专业,发挥学科专业、师资队伍、实验场地和仪器设备等多方优势,为开设区块链工程专业夯实基础。
该专业设置计算机学科基础知识课程、区块链核心技术相关专业基础课程、区块链专业特有课程、区块链行业应用课程四个板块。计算机学科基础知识课程包括操作系统、数据结构和算法、程序设计、数据库系统、计算机网络、软件工程等,区块链核心技术相关专业基础课程包括密码学、分布式系统与存储、信息安全、P2P(个人对个人)网络、分布式一致性算法等。其中,区块链工程专业特有课程包括区块链原理、共识算法开发、智能合约开发、区块链应用开发、区块链算法、区块链平台开发、区块链虚拟机等。此外,为进一步培养既了解区块链底层技术、又掌握区块链架构和行业应用开发的复合型高级专门人才,该专业还将联合东软数字工场、宁波金唐软件、宁波人工智能研究院、区块链产业联盟联合筹建区块链专业实验室和产教融合基地,吸引区块链产业精英共同制定培养方案、共同指导培养过程、共同评价培养质量。